江淹《杂体诗三十首》研究
/京师中文学术文库
郭晨光
|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2021年03月 |
コード:468762 264p 24cm ISBN/ISSN 9787520379595 |
|
|
|
在庫無し
現在、弊社に在庫がございません。海外からの取り寄せとなります。
|
|
|
|
|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五言诗逐渐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而拟诗是此期五言诗创作中出现的新现象。许多一流的大诗人都有许多拟作,而且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本书通过对江淹《杂体诗三十首》及其序文的研究,探讨这种特殊的文学现象与当时士人创作心态之间的关系,与当时的诗歌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关系,并将这三十首诗放在整个南朝文学发展的大环境中加以考察,给这种“为文造文”、“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思潮一种接近客观公允的评价。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杂体诗三十首》的写作背景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拟古诗创作风尚 第二节 南朝文人的逞才游艺心态 第三节 江淹的思想心态 一 儒、释、道合一的思想倾向 二 自适通达、和光同尘的处世思想 三 逞才游艺的心态 第二章 《杂体诗三十首》的双重属性:创新与评论 第一节 创新:模拟中的因革 一 对汉代无名氏古诗的改造 二 对五言诗艺术手法的促进 三 集多个特征于一身的拟诗方法 四 拟诗的评传性质 五 “诗史互证”的创作方法 六 宫体诗的雏形 第二节 评论:用诗歌隐约进行文学批评 一 有关李陵诗的排列顺序 二 阮旨遥深 三 玄言诗的流变 四 庄老告退,山水方滋 五 仙与玄的结合 六“险”、“俗”分流 七 拟陶诗的诗歌史意义 第三章 《杂体诗三十首·序》研究 第一节 《杂体诗三十首·序》的文学批评观念 第二节 《杂体诗三十首·序》的文学史意义 一 《杂体诗三十首》与同时期其他论文家的关系 二 指示了后人学诗的法门 三 奠定了三十位诗人的文学史地位 第四章 《杂体诗三十首》与南朝文学思潮 第一节 《杂体诗三十首》与南朝诗坛重形式的诗风 一 摘句嗟赏 二 六朝拟诗的演变脉络 第二节 《杂体诗三十首》与南朝文体观念 第三节 文学批评的自觉:从历史批评到文学批评 附录一 “江郎才尽”真实含义考辨及其文学史意义 附录二 论《文选》“杂拟”类与梁代娱情诗学思想之关系 附录三 江淹《杂体诗三十首》的嗣响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