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祭如在:明清之际西学观照下的儒家丧葬礼
王定安
|
|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2021年03月 |
コード:468074 185p 24cm ISBN/ISSN 9787309152913 |
|
|
|
在庫無し
現在、弊社に在庫がございません。海外からの取り寄せとなります。
|
|
|
|
|
本书以中西丧祭礼的可比性为突破口,通过对清初儒士矛盾杂陈的有关丧祭祀的观点进行比对,揭橥偏见,对儒家丧祭礼进行重新考量。儒家丧祭礼礼意之核心乃魂魄观,它与西方灵魂观的遭遇所产生的影响深远而细微,通过中文文献的辨析,我们力图阐明儒家的魂魄观。在历史比较的基础上,将礼与中道/庸的内在逻辑关联以平行比较的方式阐发出来。最后,在政教结构中重新审视儒家的三个维度,从修辞学的角度,阐明儒家礼仪被遮蔽的信仰根基。
目录: 绪论 一、引言:儒家礼仪性质问题争论的困境 二、几个重要层面问题 1.“超越性” 2.礼仪与神圣 3.政教结构 三、“宗教性”:名实与路径 四、走出“争论学” 五、重回明清之际 第一章 明清之际中西丧祭礼仪的相遇 第一节 相遇、调和与龃龉 一、利玛窦调和耶、儒丧礼 二、龙华民的分歧与聚焦祭祖问题 三、“中国礼仪之争”中的丧礼 四、耶、儒比较视域中的丧与祭 第二节 无神的偶像崇拜:龙华民与“十诫”的跨文化诠释困境 一、欧洲的分歧:反偶像崇拜到底属于哪一诫? 二、争论在汉语语境下展开:中国祭礼是偶像崇拜吗? 三、多玛斯·阿奎那关于偶像崇拜的论述 四、汉语语境下争论的实质 第二章 当阿奎那礼学遭遇儒家礼经学 第一节 “万济国事件”与阿奎那礼学的展开 一、阿奎那祭礼神学在中国的展开:万济国《辩祭》 二、李西满的辩护 三、阿奎那“宗教”—“迷信”之图谱 第二节 儒家信徒的辩护与考证 一、1680—1690年代的文献 二、来自中国的证词:1701—1704 三、入教儒士的辩中辨:以严谟《李师条问》为中心 四、阿奎那“宗教行为”视域下的儒家丧、祭礼 第三章 明清之际中西祭礼之割裂暨“比较经学”之重新展开 第一节 弥撒与儒家祭祀的相遇 一、关于祭祀分类的困境 二、弥撒是否祭祀? 三、早期译介中的区隔 四、“两不相干”:区隔的理论根据 五、祭祀从“对象”到神人关系范式转换 六、弥撒与祭祖礼仪规程:“方式”的视角 第二节 由因性达超性:明清之际儒家的“超越性”问题 一、“因性”的交流 二、耶、儒中道/庸何以“若合符契”? 三、“超性”之困境与重估 第四章 当灵魂遭遇魂魄 第一节 儒家的葬礼与魂魄信仰 一、堪舆 二、择地与魂魄 三、魂魄信仰:文化人类学的视角 第二节 西方灵魂观与明清儒士:从“人禽之别”到“人禽之辨” 第三节 明清之际耶、儒“灵魂观”的遭遇:以黄宗羲的《破邪论·魂魄》为例 一、人论问题:单一的灵魂实体与“二元切分”的魂魄 二、来世问题:灵魂不朽与魂气消散 参考文献 后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