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以“新”闻:电报的应用与晚清《申报》发展
                /新时代的新闻传播研究系列丛书 钱佳湧
 | 
              
                |  |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出版年:2020年04月 | 
              
              
                | コード:460222        196p  24cm  ISBN/ISSN   9787520359733 | 
              
                |  | 
              
                | 
                    
                      |  |  | 在庫僅少 弊社の在庫が2,3部以下のものです。店頭在庫については別途お問合わせください。
 |  |  |  | 
              
                |  | 
              
                | 本书选择电报这一19世纪60年代新出现的传播技术,讨论这一技术如何使《申报》新闻报道所代表的“知识类型”发生转变,最终使报纸趋向指涉“当下”、“天下”和“事实”。电报使信息的传播摆脱了与交通运输工具的“同一性”,这极大改善了国际、国内新闻的传播效率,从而使《申报》新闻的时效性得到较大提升;通过电报传至报馆的国际和国内消息,使《申报》摆脱了初期“所重者应在申江各新闻”的新闻空间特征,创报初时定下的“天下之事,集其大成”之目标由于电报的出现而逐渐具有实现的可能;由于电报的信息传播特性使然,当电讯逐渐成为《申报》报道新闻的主要方式时,《申报》“事实性”的新闻取向逐渐发生,表现为“传奇性”和“故事性”新闻的减少、抛弃传统的“文学化”新闻书写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新报之事,今日之事”:电报与《申报》新闻时间的重塑
 第一节 “万里之遥,片刻周知”:作为中西交流“纽带”的电报线与其初入上海
 第二节 “世间之快捷无有过于此”:电报与晚清上海信息传播的“近代化”
 第三节 电报的使用与《申报》新闻“现在”性时间特征的确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天下之事,集其大成”:电报与《申报》新闻空间的“再生产”
 第一节 电报与《申报》的国际新闻报道
 一 《申报》国际电讯的空间变迁
 二 商业与战争:《申报》国际电讯的两大主题
 第二节 访事人制度的成熟与《申报》国内电讯新闻的发展
 一 “友人”来信与翻译外报:前电报时代《申报》国内新闻源
 二 特聘访员的出现与《申报》国内电讯新闻
 第三节 电报对《申报》新闻和国内信息传播网络的空间重构
 一 由城市而国家:晚清《申报》电讯新闻发生地的空间扩张
 二 “中心——边缘”秩序的消逝:电报对国内新闻传播网络的“再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媒介“中介”下的知识转向:阅报中的“现代性”经验
 第一节 中国古代传播网络的构成
 一 中国古代官方信息的传播
 二 中国古代民间信息的传播
 第二节 重塑时空:基于“媒介”的“共同世界”建构
 一 “前人世界”与“周围世界”:古典时代的信息传播体验
 二 报刊阅读与电报使用中的“现代性”时空体验
 第三节 从“想象”到“观看”:“域外”知识的媒介转向
 一 猎奇与恐惧:古代社会的“异域”想象
 二 观察西方的“媒介”:作为知识资源的近代报刊与电报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记载要闻,以多为贵”:电报与《申报》新闻“事实性”取向的发生
 第一节 从“传奇”到“事实”:电报与《申报》新闻内容类型的转变
 第二节 电报与《申报》新闻书写的“要素化”
 一 早期《申报》“文学化”的新闻审美与新闻书写“故事化”
 二 电报对《申报》新闻书写方式的改造
 第三节 《申报》版面设计的变化与电讯新闻重要性的提升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从洋场“新”闻到表达民意:晚清《申报》的电报认知变迁
 第一节 “瀛蠕闻见愈矜奇”:作为洋场“新”闻的电报
 第二节 “商权”与“民利”:《申报》电报讨论的特殊视角
 一 “彼之声息易通,我之隘阻尽失”:抵制电报的政治考量
 二 “为通商贸易而设”:《申报》关于“电报”讨论的商业视角
 三 “自有其利”:《申报》对电报“自主权”的理解
 第三节 作为“生意”的电报:《申报》与晚清电报局“集股”动员
 第四节 作为民意表达机制的电报:晚清社会运动中的“公电”与《申报》
 一 《申报》上的“公电”与电报“公共性”的发生
 二 “记述时事”与动员社会:“公电”与《申报》社会意义的再造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