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の情報館~東方書店~
サイト内検索
カートを見る
ログイン ヘルプ お問い合わせ
トップページ 輸入書 国内書 輸入雑誌  
本を探す 検索   ≫詳細検索
詳細情報
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丛书(1949-2018) 精装
肖翔 董香书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0年01月
コード:455354   328p   ISBN/ISSN 9787568054096
 
価格 11,154円
  在庫無し
現在、弊社に在庫がございません。海外からの取り寄せとなります。
 
カートに入れる
本书从中国后发大国国情出发,以赶超发展为主线,重点讨论新中国工业经济发展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程;本书从四个大的历史阶段对新中国工业经济进行阐释,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新中国工业发展演变。本书的主要特点有:紧扣中国后发社会主义大国的特点,从大国实现赶超的视角对中国工业经济演变进行解读;在宏大叙事的基础上,注重微观案例分析,强调对具体行业、具体企业的讨论,避免理论阐述的抽象;强调在全球化的视角下讨论新中国工业经济发展,注重新中国工业经济的国际横向和历史纵向比较;在历史叙述过程中注重量化分析,以期对工业经济发展进行更为深入的刻画。

目录:
绪论 中国工业赶超型发展的历史与逻辑
一、优先重工业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
二、工业结构均衡发展
三、重化工业重启与世界工业大国的形成
四、新常态下的工业发展
五、新中国工业赶超发展的历史启示

第一章 新中国工业基础与新民主主义工业发展(1949—1952)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工业发展水平
一、新中国成立前工业基础薄弱
二、新中国成立前夕工业破坏严重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经济下的工业恢复
一、新民主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构想
二、1949—1952年工业发展的政策与措施
三、1949—1952年工业经济的恢复

第二章 优先重工业发展战略的选择与工业发展的起步(1953—1957)
第一节 优先重工业发展战略的选择
一、优先重工业发展战略选择的背景
二、中国共产党对优先重工业发展战略的选择
第二节 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改造与单一公有制的建立
二、物资计划调配体系的建立
三、价格机制的变化
第三节 156项工程建设与工业化的起步
一、156项工程建设的行业选择与空间布局
二、156项工程与中国重工业基础的奠定
三、社会主义国家对中国工业的援助
第四节 “论十大关系”与工业发展战略的探索
一、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对工业化战略的探索
二、中国共产党对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探索
三、中国共产党对工业结构的探索
四、中国共产党对工业发展其他方面的探索
第五节 “一五”时期工业发展的绩效评估
一、工业结构与效率的提升
二、中国工业发展的国际比较

第三章 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工业发展(1958—1966)
第一节 “以钢为纲”的工业“大跃进”
一、“大跃进”的战略选择
二、“以钢为纲”的全面跃进
三、高指标压力下的“人海战术”与权力下放
四、工业“大跃进”与国民经济紧张
第二节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工业经济
一、八字方针与工业速度调整
二、工业企业的关、停、并、转
三、压缩工业基本建设,精简工业企业职工
四、调整产业结构
五、经济体制的调整
第三节 国民经济继续调整与“三线建设”的战略选择
一、国民经济继续调整
二、“三线建设”的战略选择
第四节 全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济绩效分析(1958—1966)
一、中国工业发展的速度、结构与效益分析
二、工业发展的国际比较

第四章 1966—1976年工业的曲折发展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中工业的曲折发展
一、“文革”初期工业经济的破坏
二、“三个突破”与周恩来的调整
三、邓小平整顿与工业发展
四、“批邓”与工业经济的破坏
第二节 “三线建设”、“四三方案”与“五小工业”
一、“三线建设”与工业布局
二、“四三方案”与技术引进
三、“五小工业”的发展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工业曲折发展的绩效分析
一、中国工业发展的速度、结构与效益分析
二、工业发展水平的国际对比

第五章 改革开放的起步与工业调整(1978—1984)
第一节 “新八字方针”的提出与工业发展战略的调整
一、“洋跃进”与国民经济形势紧张
二、“新八字方针”与工业化战略的调整
三、“新八字方针”在工业领域的落实
第二节 放权与工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
一、向地方政府的放权
二、向企业放权——国有工业企业改革
三、向个人放权——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兴起
第三节 对外开放的起步与工业发展
一、经济特区的设立
二、经济特区的发展与对外开放
第四节 1976—1984年工业发展的绩效评估
一、中国工业结构的均衡发展
二、中国工业发展的国际比较

其他说明:目录(二)
第六章 “双轨制”改革与工业赶超(1984—1992)
第一节 “双轨制”改革下的工业发展
一、价格“双轨制”与工业化推进
二、价格“双轨制”的弊端与治理整顿
第二节 企业改革与工业发展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新尝试——承包制
二、乡镇企业的兴起
三、工业化中私营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 对外开放的深入与工业发展
一、进一步扩大开放区域
二、扩大对外贸易、积极引进技术与工业发展
三、利用外资与工业发展
第四节 1984—1992年工业发展绩效分析
一、工业保持较快发展速度
二、工业发展的国际比较

第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时期的工业发展(1992—2002)
第一节 市场化改革加速与“短缺经济”结束
一、价格改革的加速
二、所有制改革的继续推进
三、工业化中的“软着陆”与“短缺经济”的结束
第二节 工业战线调整与国有企业改革深入(1998—2012)
一、部分工业行业生产过剩
二、工业行业的调整
三、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
第三节 1992—2002年工业发展的绩效评估
一、工业保持高速、均衡发展
二、重要工业产品取得长足发展
三、与世界工业强国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第八章 重化工业重启与工业大国的形成(2002—2012)
第一节 新型工业化的探索
一、新型工业化提出的背景
二、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内容
三、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探索
第二节 中国的重化工业重启及原因分析
一、重化工业的重启
二、重化工业重启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加入WTO与世界工厂
一、中国加入WTO与出口的扩大
二、吸引外资与工业发展
三、中国资本“走出去”
第四节 世界工业大国地位的形成
一、中国工业高速增长
二、工业技术研发力度加大,重大技术领域取得一些突破

第九章 从工业大国迈向工业强国(2012—2018)
第一节 经济发展新常态与工业发展的顶层设计
一、经济发展新常态与工业发展环境变化
二、“中国制造2025”与工业发展的战略部署
第二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工业发展
一、去产能与工业转型升级
二、“降成本”与工业发展
第三节 新时代全面对外开放与中国工业发展
一、“一带一路”与工业发展
二、自贸区与中国制造升级
第四节 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展望
一、2012年以来中国工业的发展
二、2012年以来工业领域重大技术进步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本の情報館~東方書店 東方書店トップページへ
会社案内 - ご注文の方法 - ユーザ規約 - 個人情報について - 著作権につい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