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廣州話方言字字典
周無忌 歐陽覺亞 饒秉才 編著
|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
出版年:2024年05月 |
コード:449944 255p 21cm ISBN/ISSN 9789620705298 |
|
|
|
在庫僅少
弊社の在庫が2,3部以下のものです。店頭在庫については別途お問合わせください。
|
|
|
|
|
粵方言的記錄主要靠口耳相傳,其書面表現形式相對薄弱,多數有音無字,或一詞多形、一字多義,甚至同一個粵方言字詞前後的寫法不一玫,造成粵方言用字的混亂。 本書是中國第一本記錄粵語的方言字字典,歷經四十年的對比查證、整理歸納提出合適的方言字供社會各界人士參考使用,自編寫以來一直備受學界關注和重視。 *追古溯源在尊重傳統與科學的基礎上,查證羅列各方言字字源,力求有音就有字。 *收字廣泛收錄粵方言地區傳統使用的方言字、用古字表示粵方言意義的字、常用字、借用字等約共937字,按方言音序排列。 *釋義精當概括古今同用意義,分義項詳細解析,普粵雙語舉例。 *本字典收字範圍廣,主要歸為五大類: 1.粵方言地區傳統使用的方言字,如嫲(祖母)、癦(突出的痣)、鈪(鐲子)、煲(直壁平底的鍋)、嬲(惱怒)等等。 2.採用古字表示方言意義的字,如湴(爛泥)、髀(大腿)、畀(給)、髆(肩膀)等等。 3.借用現行漢字表示方言音義的字,多為同音替代字,如呢(這)、點(怎麼)、邊(哪)、啖(量詞)、吼(盯、守候)等等。 4.粵方言借用漢字的音、不借義的字,如衰(倒楣,缺德)、篤(底部)、督(刺,戳)、呃(騙)、執(撿,拾)等。 5.新創的方言字,如口每(mui2,用牙床嚼食)、糹难(nan3,粗粗地縫)等。 *本字典注音根據1960年廣東省教育廳行政部門公佈的《廣州話拼音方案》修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