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の情報館~東方書店~
サイト内検索
カートを見る
ログイン ヘルプ お問い合わせ
トップページ 輸入書 国内書 輸入雑誌  
本を探す 検索   ≫詳細検索
詳細情報
五四讀本:掀起時代巨浪的五十篇文章 /黃金之葉
陳平原 季劍青 主編
出版社:英屬蓋曼群島商網路與書股份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
出版年:2019年05月
コード:449216   470p  20cm ISBN/ISSN 9789869616874
 
価格 5,280円
  在庫有
弊社に在庫がございます。店頭在庫については別途お問合わせください。
在庫には、限りがございます。大量注文の場合、ご対応できない場合がございますので、あらかじめご承知おきください。
 
カートに入れる
五四運動100周年に合わせて刊行された文集。陳独秀、胡適、蔡元培など、五四時期を代表する知識人31名による50篇の論考を時系列順に収録。『新青年』が創刊した1915年から1922年にかけて中国社会で育まれた多様な思潮を反映。思想の側面から五四運動の全貌に迫ることができる一冊。


穿過歷史記錄,越過他者詮釋,藉由直接閱讀五四時期的重要論述,親身體會先人思潮,深入轉型中國的思想核心。

五四一百週年回顧,杜威訪華一百週年回顧
重返五四現場,第一手體會百年前的震動

一場革新運動的迸發,絕不在一朝一夕,而在思想與社會的長期醞釀。
陳獨秀、胡適、蔡元培等三十一位關鍵人物,暢談新思潮、新青年、新倫理、新文學。
第一手文本呈現,以最直接方式沉浸新生國度的思潮激盪。
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三千大學生在天安門前集會遊行,這只是五四運動的冰山一角。五四學潮兼及思想啟蒙、文學革命與政治抗爭,最值得注意的並非其規模或激烈度,而是背後制度與精神氛圍的積蓄,啟蒙思潮下醞釀已久的喧嘩眾聲,藉著巴黎和會的觸媒噴發而出,勾勒出外爭主權、內爭民主的反叛形象,召喚著往後一代代的年輕人。
《五四讀本》意圖描繪的即是「思想的五四」,而不是「行動的五四」,是五四運動背景的蓬勃精神、各方的多元聲音。本書選錄三十一位重要人物所著的五十篇代表性的文獻,跨越由《新青年》創辦的一九一五年,到一九二二年新文化運動取得決定性勝利的八年時光,除了這些作者對五四學運本身的看法,更反映他們對新思潮、新青年、新倫理、新文學的想像。
我們依照時序,以最貼近原始的方式呈現這些核心文本,希望能使讀者直接觸摸塵封的歷史,並做出獨立的辨析和判斷,建立屬於自己的歷史地圖,與一世紀前的先人深刻對話。
如果不涉及具體內容,我喜歡用三個詞來描述「五四」的風采。第一是「泥沙俱下」,第二是「眾聲喧嘩」,第三是「生氣淋漓」。──陳平原

目錄:
陳平原 序言
1 陳獨秀 敬告青年
2 李大釗 青春(節選)
3 吳稚暉 青年與工具
4 高一涵 一九一七年豫想之革命
5 胡  適 文學改良芻議
6 蔡元培 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
7 陳獨秀 文學革命論
8 林  紓 論古文之不宜廢
9 蔡元培 以美育代宗教說
10 劉半農 我之文學改良觀(節選)
11 錢玄同 嘗試集序
12 胡  適 建設的文學革命論(節選)
13 李大釗 庶民的勝利
14 劉半農 作揖主義
15 周作人 人的文學
16 傅斯年 《新潮》發刊旨趣書
17 陳獨秀 本誌罪案之答辯書
18 魯  迅 隨感錄•四○
19 周作人 思想革命
20 李大釗 新舊思潮之激戰
21 胡先驌 中國文學改良論
22 林  紓 致蔡元培書
23 蔡元培 致《公言報》函並答林琴南函
24 馬寅初 中國之希望在於勞働者
25 傅斯年 白話文學與心理的改革
26 梁漱溟 論學生事件
27 錢玄同 文學革新雜談
28 羅家倫 「五四運動」的精神
29 張東蓀 「五四」精神之縱的持久性與橫的擴張性
30 王光祈 「少年中國」之創造
31 張東蓀 第三種文明
32 杜亞泉 新舊思想之折衷
33 章士釗 新時代之青年
34 蔣夢麟 新舊與調和
35 魯  迅 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
36 吳  虞 吃人與禮教
37 許德珩 五四運動與青年的覺悟
38 杜亞泉 何謂新思想
39 鄭振鐸 我們今後的社會改造運動
40 瞿秋白 革新的時機到了!
41 胡  適 新思潮的意義
42 沈雁冰 現在文學家的責任是什麼?
43 孫中山 致海外國民黨同志書(節選)
44 梁啟超 中國人對於世界文明之大責任
45 羅家倫 一年來我們學生運動底成功失敗和將來應取的方針(節選)
46 梁啟超 「五四紀念日」感言
47 邵力子 主義與時代
48 梁漱溟 東西文化及其哲學•緒論(節選)
49 梅光迪 評提倡新文化者
50 吳  宓 論新文化運動


中国・本の情報館~東方書店 東方書店トップページへ
会社案内 - ご注文の方法 - ユーザ規約 - 個人情報について - 著作権につい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