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法·菆柩·鬼祟·齋醮:夷堅志之幽鬼世界
/文學研究叢書·古典文學叢刊
盧秀滿
|
|
出版社: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2013年03月 |
コード:400313 333p 23cm ISBN/ISSN 9789577397980 |
|
|
|
在庫無し
現在、弊社に在庫がございません。海外からの取り寄せとなります。
|
|
|
|
|
《夷堅志》,是宋人志怪小說中的代表作之一,若自其取材來源之觀點著眼,其書可謂是一部近乎於宋人集體創作的產物,其間所反映之民俗與觀點,可視為是作者洪邁與其身處同時代之部分宋人的整體展現。 本書透過「冥法」、「菆柩」、「鬼祟」、「齋醮」等與亡魂有關的主要核心議題,考察《夷堅志》中所記載的幽鬼諸相,藉以闡明宋人死後世界觀的某些側面。 從戰爭,饑饉、疾病、民亂、水旱災等天災人禍肆虐,人命脆弱與死生無常之心理下所產生的巫鬼崇信與社會風氣,以及自六朝、唐以來所延續的文人間的談鬼嗜好,讓文人志怪、筆記中所反映的宋代社會,呈現了人鬼難辨、彼此混雜的世界,而自北宋以來所流傳之「朱髮青軀」之幽鬼形象,亦成為宋人幽鬼世界建構中十分有趣的一環。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夷堅志》一書及其作者洪邁 1 一 關於《夷堅志》 1 二 關於作者洪邁 4 三 選擇《夷堅志》以考察宋代幽鬼之理由 7 第二節 宋代之巫鬼信仰與社會背景 9 一 戰爭 11 二 饑荒 14 三 民亂 16 四 疫病 18 五 水旱災 20 第三節 宋代文人的談鬼嗜好與風氣 23 第四節 《夷堅志》的幽鬼世界 28 一 鬼物多見之亂世 28 二 人鬼雜處之陽世 30 三 人鬼互利之社會 32 四 特定鬼形外顯之宋代 34 結語 37 第二章 地府與冥法 39 第一節 地府之審判官僚體系 39 一 地府之審判官僚體系 39 二 冥王之形塑與輪替 48 三 地府之官衙組織 60 第二節 冥法判決之準則 65 一 與宗教戒律有關者 66 二 與社會規範有關者 67 三 與倫理道德有關者 67 四 與為官不正有關者 68 五 與心性要求有關者 69 第三節 冥法判決準則所顯示的意義 72 一 關於「墮胎」行為的審判-顯示對生命價值的肯定 72 二 關於「聽決不直」的審判-顯現對訴訟的關注與重視 78 三 關於「性太刻」的審判-顯現對人性的要求 82 結語 83 第三章 徘徊於陽世之幽鬼 85 第一節 受生困難 86 一 未合死(即壽數未盡) 86 二 時辰未至 91 三 罪重,需類似者相代,方能受生 93 四 未正式下葬 95 第二節 無法超脫 100 一 眷戀 101 二 地緣縛靈 107 第三節 因緣夙契 112 第四節 業翳牽纏 114 第五節 冤屈未伸 118 第六節 枉死不明 121 結語 124 第四章 宋代寺院之「菆柩」習俗與鬼祟 127 第一節 宋代佛寺之社會功能 127 一 充當科舉考試之闈場 128 二 一般士庶寓居與寄宿之所 129 三 充當官廳或官舍 130 四 商業交易之所 133 五 旅遊之處 135 六 菆柩之所 136 第二節 菆柩(權厝)寺院與久喪不葬習俗 141 第三節 宋代久喪不葬與菆柩寺院之因 147 一 久喪不葬之因 147 (一)土地狹小(版圖變小) 147 (二)禁忌與迷信風水 149 (三)貧困 151 二 菆柩寺院之因 152 (一)羈旅途中(赴官途中) 152 (二)無力歸窆 154 (三)罹疫病亡 156 (四)寺院僧侶之供奉與誦經超渡 158 第四節 宋人對久喪不葬及菆柩寺院之看法 162 第五節 菆柩寺院與久喪不葬之影響 165 第六節 菆柩習俗與鬼祟 174 結語 180 第五章 鬼祟之因與退鬼之術 185 第一節 鬼祟之觀念 185 第二節 鬼祟之因 187 一 媚惑 189 二 復仇 198 三 地緣鬼祟 208 四 有所求 212 (一)求食 212 (二)求祭祀 215 (三)求薦拔 217 (四)其他 220 五 與生者爭宅 221 六 強魂為厲 223 七 幽鬼執念 225 (一)對生前配偶之執著 226 (二)對生前物品之執著 229 第三節 退鬼之術 230 一 勇於面對(主動迎擊) 233 二 立廟祠之 235 三 安葬與焚柩 239 四 叱鬼之名 242 五 以法術退之 246 (一)以符退鬼 246 (二)以呪退鬼 248 (三)以法術治鬼 250 (四)以齋醮治鬼 252 六 請神治鬼 253 第四節 法不可治之鬼祟 256 結語 260 第六章 齋醮與「薦亡」 263 第一節 齋醮之作用 264 一 建醮請命(救疾) 266 二 感謝再生(感謝) 268 三 除妖禳怪 270 四 醮神與禳災祈福 272 五 謝過 275 六 求仙 279 七 祈晴禱雨 281 第二節 《夷堅志》所載「薦亡」齋醮事例之分析與省察 284 一 喪事常儀 284 二 拔度幽魂 286 三 解冤釋結(向鬼致歉) 289 四 驅遣亡魂 292 第三節 齋醮儀式與宋代士庶之生活 294 一 薦亡齋醮之核心-「九幽醮」、「黃籙齋(醮)」與「水陸齋」 294 (一)「九幽醮」 295 (二)「黃籙齋(醮)」 296 (三)水陸齋 300 二 齋醮活動與宋代士庶之生活 301 結語 304 第七章 結論 307 參考文獻 313 一 傳統文獻 313 二 近人論著 320 (一)專書 320 (二)期刊論文 323 後記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