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辽朝政治中心研究
/河北大学历史学丛书
肖爱民
|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2014年11月 |
コード:394971 165p 24cm ISBN/ISSN 9787010141114 |
|
|
|
在庫無し
現在、弊社に在庫がございません。海外からの取り寄せとなります。
|
|
|
|
|
由契丹人建立的辽朝政治中心是什么,以往学者们多是从定居农耕人的意识出发,有的认为是上京或者中京,有的认为是捺钵,有的认为是行宫。由于辽朝是地跨游牧和农耕两大区域的多民族政权,上述观点忽视了契丹人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以及辽朝“行国”和“城国”兼有,且以“行国”为突出的特色,因而是片面的。作者肖爱民经过多年研究和实地考察,在充分解读辽朝特殊社会面貌的基础上,颇具创新性地提出了与辽朝“行国”和“城国”兼有特色相适应的观点:“行朝――迁徙移动的朝廷才是辽朝的政治中心”,得到了诸多民族史专家的认可。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中国古代中原城国与北方行国的政治中心 一、行国与城国的释义 二、中国古代中原城国的政治中心 三、中国古代北方行国的政治中心 第二章 辽朝五京的建立及其地位和作用 一、辽朝五京设置的渊源 二、辽朝五京设立的经过 三、五京的地位与作用 第三章 契丹皇帝的四时捺钵及其性质与地位――从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谈起 一、关于“四时捺钵”的记载及捺钵释义 二、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 三、辽朝契丹皇帝“四时捺钵”的性质 四、辽朝皇帝“四时捺钵”的地位 五、“辽内四部族”跟随契丹皇帝四时捺钵原因探析 第四章 辽朝人对本朝政治中心的认识――以辽代的石刻文为中心 一、五京不是国家的政治中心 二、辽朝人意识中的国家政治中心 第五章 北宋人对辽朝政治中心的认识 一、北宋人所认识的辽朝特殊社会面貌 二、四时捺钵是契丹皇帝适应自然的一种生产生活方式 三、上京、中京、南京不是辽朝的政治中心 四、行宫不是辽朝的政治中心 五、北宋人意识中的辽朝政治中心 第六章 辽朝斡鲁朵的含义、性质与地位 一、关于斡鲁朵的语言学研究 二、辽朝斡鲁朵的含义 三、辽朝斡鲁朵的性质与地位 第七章 辽朝宫、行宫的含义、性质与地位 一、中原宫与行宫的含义 二、辽朝宫与行官的含义 三、辽朝宫与行宫的性质与地位 第八章 行朝――迁徙移动的朝廷是辽朝的政治中心 一、关于辽朝政治中心的综合分析与研究 二、行朝――迁徙移动的中央政府是辽朝的政治中心 三、辽朝政治中心行朝的写真 参考文献 后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