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性之变:21世纪中国人的性生活
潘绥铭 黄盈盈
|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2013年07月 |
コード:380113 427p 26cm ISBN/ISSN 9787300163741 |
|
|
|
在庫無し
現在、弊社に在庫がございません。海外からの取り寄せとなります。
|
|
|
|
|
在潘绥铭教授的主持下,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在2000年、2006年和2010年,三次对中国人的性生活与性关系进行了全国总人口的随机抽样调查。这本就是三次调查的结果的汇总与分析。 本书深刻地揭示出,在21世纪的前10年里,中国人的性生活与性关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有一些很出乎人们的意料。本书分为多个专题,不仅包括18~61岁中国人的性观念、性欲、性生活、性技巧等,也包括婚外情、一夜情、找“小姐”等各种非主流的性关系,还包括14~17岁少年的性状况,更包括了“多元性别”与同性恋等的情况。在每个专题里不仅发布了大量的统计数据,而且剖析了这些现象的形成原因,还从性文化的高度进行了深入阐述。
[作者简介] ■潘绥铭,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创建人、所长。自20世纪80年代起开设“性社会学”课程。基于二十余项实证研究,奠定了中国性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与方法体系,创立了“初级生活圈”、“中国性革命”、“性产业”、“性化”等基本概念。 ■黄盈盈,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小姐”研究、女性的身体与性、性研究的定性方法、艾滋病的社会影响因素。著有《身体·性·性感——对中国城市年轻女性的日常生活研究》等论著。
目录: 第1章 背景与介绍 1.1 权利与快乐的兴起 1.2 主体建构的研究视角 1.3 本书依据的三次全国性调查的简介 1.4 什么人、什么话题更敏感? 第2章 主体建构的性 2.1 性道德观的革命 2.2 性欲望的主体建构 2.3 性的独处与独立 2.4 脏与耻:性的负面建构 2.5 性的心虚 2.6 讨论:性制度的情感动力 第3章 身体之性 3.1 性之酷:性风采 3.2 亲密消费 3.3 胖瘦与性 3.4 女性减肥:“身体”的想象与管理 3.5 女性的生殖健康与性 3.6 讨论:注意“身体”,“性的身体”! 第4章 社会化的性 4.1 性的社会寿命 4.2 不同的阶层,不同的性 4.3 人口流动中的性 4.4 “看黄”剖析 4.5 网上性爱与网下的性实践 4.6 讨论:性与阶层的相互建构 第5章 性别之性 5.1 阴蒂知识及其作用 5.2 性的交往与沟通 5.3 性别气质的主体建构 5.4 多元的社会性别与性取向 5.5 讨论:性,不应有别 第6章 关系中的性 6.1 爱不分先后:婚前性行为 6.2 “无性婚姻”行将逝去 6.3 夫妻爱情与“性福” 6.4 性关系中的性高潮 6.5 性行为革命:性技巧的社会禁忌之瓦解 6.6 讨论:性生活不和谐的根本原因 第7章健康的性 7.1 上网与身心健康之关系 7.2 性烦恼 7.3 性病与风险行为 7.4 新毒品,新威胁 7.5 讨论:性的“医学化”与“病态化”批判 第8章 少男少女之性 8.1 “性化”时代的中国少年 8.2 青少年心中的性与爱 8.3 独生子女与“单性别成长” 8.4 成年人眼中的性教育 8.5 性教育的效果 8.6 少年的性爱 8.7 讨论:未成年人的性权利 第9章 非主流的性 9.1 男性的多伴侣 9.2 女性的多伴侣 9.3 婚外之性 9.4 一夜情 9.5 多人的性行为 9.6 讨论:异性专偶制 第10章 交易中的性 10.1 非商业的买性与卖性 10.2 “男客”分析 10.3 “小姐”为什么能生存? 10.4 讨论:卖淫不是性 第11章 性的防护 11.1 童年的性接触 11.2 暴力与性 11.3 性骚扰 11.4 讨论:主体建构视角的最佳例证 第12章 论调查方法 12.1 整体真实度:减少问卷调查失真的新方法 12.2 属性变量的量化转换初探:“有条件赋值法” 12.3 隐蔽人群的规模推算 12.4 网站调查批判 12.5 讨论:研究方法反思 第13章 总论:“全性” 13.1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反思 13.2 “全性”新概念:本研究的全面设计 13.3 “全性”总分 13.4 开放与保守:“全性”的倾向 13.5 中国性文化的走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