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海关首脑更迭与国际关系 - “国中之国国王”登基内幕
孙修福
|
|
出版社:中国海关出版社 |
出版年:2010年06月 |
コード:340888 382p 24cm ISBN/ISSN 9787801657220 |
|
|
|
在庫僅少
弊社の在庫が2,3部以下のものです。店頭在庫については別途お問合わせください。
|
|
|
|
|
周骊可谓受命于危难之际,但受能力所限,力不从心,只能艰难地维持着海关行政的运转。他缺乏与国民党政府沟通的能力,又不会审时度势,适应战时形势,其主持的海关工作亦不能令国民党政府满意。梅乐和脱险到达重庆时发现海关问题很多,觉得海关被搞得一团糟。周丽觉得棘手问题太多,也不想继续在海关工作。在梅乐和重返海关后不久,周骊便辞职回国去了。 英国虽然希望继续由英国人担任海关总税务司,但美国此时在中国的影响大大超过了英国,与中国贸易额也超过了英国,蒋介石喜欢美国人也超过英国人。于是,梅乐和不得不顺应"历史潮流",推荐美国人李度为总税务司的候选人,并得到了国民党政府的认可。国民党政府任命李度为第五任正统总税务司,也是最后一任总税务司。然而李度没有认清形势,弃明投暗,于1949年随国民党政府一起退至台湾,继续当他的总税务司。但仅几个月后,于1950年初请假回国,旋即奉准退休。 海关华员中不乏精英,但大都生不逢时。丁贵堂遇上了好机遇,成为华员之中的佼佼者。他被提升为副总税务司,是中国近代海关史上华员中唯一升至此职的人。这是国际关系发生了改变的结果,此时中国的国际地位与过去相比,相对来说已经大大提高了。他虽为副总税务司,但起到了总税务司所不能起的作用。 本书写了8人:五位实任总税务司、两位代理总税务司和一个非正统总税务司。但因种种原因,有些人的相关资料无法利用,同时也存在各人在海关的任职时间长短、作用大小、所能收集到的资料多寡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某些人物形象描写得还不够饱满。另外,由于本书"生不逄时",受整书篇幅的限制,不得不删除一些章节,所以本书只能算是"拾遗补阙"。 由于本人水平所限,定有许多不当之处,欢迎方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