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與農民 - 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知識份子的想象
韓孝榮
|
|
出版社: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
出版年:2024年07月 |
コード:215066 365p 23cm ISBN/ISSN 9789888861538 |
|
|
|
在庫無し
現在、弊社に在庫がございません。海外からの取り寄せとなります。
|
|
|
|
|
二十世紀上半葉的中國知識份子給予農民前所未有的關注,他們在農民身上找到了中國民族危機的根源,並看到了解決民族危機的希望。在知識份子的設計中,革命和改革是復興中國的兩種途徑,而農民和農村將在革命運動和改革運動中佔據核心地位。各派知識份子都致力於把農民改造成理想的國民,並引導農民加入由知識份子主導的各種救國運動。本書通過分析持不同立場的知識份子的著作,全面探討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知識份子有關農民形象、農村社會的性質、知識份子與農民的關係以及解決農村與農民問題的方法等方面的認識和構想。
本書原版Chinese Discourses on the Peasant, 1900-1949,於2005 年由紐約州立大學出版社出版。因篇幅限制,英文版刪去了討論農民革命和農村改革的重要章節;中文版補回這一章,並對全書作出修訂及補充,較英文版更為完備。
目録: 自序 第一章 導言 第二章 知識份子、農民與國家 中國現代知識份子的崛起 中國民族運動的激進化與擴大化 知識份子邂逅農民 第三章 農民的形象 愚昧的農民 質樸的農民 貧困的農民 有力的農民 第四章 中國農村社會的性質 本土的前輩:1920-1922 蘇聯的先驅:1924-1928 馬克思主義語境下的辯論 非馬克思主義者和反馬克思主義者的觀點 第五章 知識份子與農民關係的理想模式 從疏離到復合 面對差異 階級聯盟 師生關係 其他模式 第六章 農民革命與農村改革 共產黨的土地革命 鄧演達和第三黨:從革命到改革 國民黨:保守派戰勝了改革派 鄉村建設運動 費孝通與鄉村工業化 第七章 結語 參考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