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の情報館~東方書店~
サイト内検索
カートを見る
ログイン ヘルプ お問い合わせ
トップページ 輸入書 国内書 輸入雑誌  
本を探す 検索   ≫詳細検索
詳細情報
張家山漢簡文字編 精装
張守中 編撰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年:2012年11月
コード:371509   442p  27cm ISBN/ISSN 9787501035885
 
価格 10,560円
  在庫有
弊社に在庫がございます。店頭在庫については別途お問合わせください。
在庫には、限りがございます。大量注文の場合、ご対応できない場合がございますので、あらかじめご承知おきください。
 
カートに入れる
1980年代以降、湖北省江陵市張家山地区の漢墓から出土された1,200余枚の簡牘は、漢高祖・呂后時期における20余種の法律及び《荘子・盗跖》が記載されており、漢史研究や先秦文学研究にとってこの上ない貴重な資料とである。張家山漢簡の文字は、秦から漢への過渡期の小篆の特徴を鮮明に現わしているため、「侯馬盟書」「睡虎地秦簡」「包山楚簡」「郭店楚簡」の文字と共に中国文字史上において重要な地位を占めている。本書は、大量のカラ―写真を配し、考古学者張守中により丹念に摸写された張家山漢簡の判読可能な文字を収載する。

〈李學勤序〉

 “ 中國古文字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文字系統之一,自其萌芽產生,已經過了幾千年的演進變化。這一發展過程可以劃分為若干大的段落,而由春秋末開始,歷經了戰國、秦代以至漢初,是其間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即傳統上說的從“古籀”轉變到“今文”的時期,在古文字學研究中有著特別的意義,然而長久以來,直到上世紀的中葉,大家對該時期的認識諒解還很有限,這主要是由於材料缺乏的限制,致使研究難於著手,不能取得明顯的突破。及至七十年代以後,隨著文物考古工作的鋪開進展,屬於該時期的古文字材料有一系列新的發現,這方面的情況於是有根本改觀。許多前所未見的文物出土,在數量和質量上都超出以往人們的想像,使學者的眼界大為開拓。古文字學得到長足進步,並且影響到考古學、歷史學等等有關學科。這在古文字學,甚至整個學術史上都稱得起是值得大書的盛事。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員張守中先生,在這幾十年間的研究工作中,有非常重要的貢獻。關心古文字學的大家都記得,早在“文革”期間的一九七三、七四年,張守中先生就參加張頷先生主持的《侯馬盟書》的編著,對盟書文字做了精心摹寫,準確且能傳神,成績之卓越為學者交口稱道。隨後一九七七年,平山戰國中山王墓發掘,發現大量有銘文青銅器,守中先生即用硬筆摹寫,輯成《中山王 器文字編》,於一九八一年印行,這部書體例美善,極便讀者,深為學術界所歡迎,最近還出了重訂版。與此同時,戰國至秦漢的簡牘、帛書也有多次重大發現,有的毫不誇張地說,確實震驚了國內外學術界。張守中先生對於其間幾批最關重要者,以積年功力,逐一摹寫,纂成文字編,如一九九四年問世的《睡虎地秦簡文字編》,一九九六年出版的《包山楚簡文字編》和二〇〇〇年的《郭店楚簡文字編》,使他在摹寫文字編方面成為效績最豐的一位學者。
 歷數張守中先生這些著作,是為了說明他所涉及的古文字的範圍。侯馬盟書的時代是春秋晚期,平山中山王墓青銅器與包山簡、郭店簡的時代是戰國中晚期,睡虎地簡屬於秦代,而張守中先生最新完成的這部《張家山漢簡文字編》所錄張家山簡則為漢初。這樣,守中先生已經將春秋晚期到西漢初年這個中國古文字演進中的特定階段覆蓋了。瀏覽上述各書,便能對當時古文字的變遷大勢有概要的諒解,其重要性不隻是作為工具書提供便利而已。
 《張家山漢簡文字編》收錄的是一九八三年底在江陵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出土的竹簡。關於這批簡的性質和意義,我曾有機會在《江陵張家山漢簡概述》(《文物》一九八五年第一期)和《張家山漢簡研究的幾個問題》(《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版二00二年第三期)兩篇小文中作過介紹。這批簡有一個特別珍貴的特點,就是作為簡中最重要部份的《二年律令》的年代明確,如我後一篇小文所說:“這個‘二年’有明顯證據是呂後二年,即公元前一八六年。比如律文中有:‘呂宣王內孫、外孫、內耳孫、玄孫,諸侯王子、內孫、耳孫,徹侯子、內孫有罪……’云云,所謂‘呂宣王’是呂後元年所上呂後父呂公的謚號,見《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惠景間侯者年表》和《漢書·外親傳》。簡內還再三涉及魯國,是指呂後外孫魯王張偃,其元年即呂後元年,到諸呂被誅,文帝即位,這類優待呂氏的律文自然不會存在下去了”。近時英國著名學者魯惟一先生(Michael Loewe)還在《中國早期帝國》(Michael Nylan and Michael Loewe ed,ChinaS Early Empires,Cambridge,2010)書專寫一章討論《二年律令,》標題便是《公元前一八六年的法律》。因此,我們要研究漢初文字,這正是一個最好的年代定點。當然,張家山二四七號墓漢簡還包括《奏讞簡》、《蓋盧》《脉書》、《引書》、《算數書》等內容,關係到政法、軍事、醫學、數學等等方面,對之有興趣的讀者,都可利用張守中的文字編,這是我願竭誠推薦的。
 在這里我還想說一下,或許有人以為今天我們有了發達到電腦技術,容易從照片上提取任何一個古文字,隨之組織成文字編。那麼為甚麼還要用摹寫這種費時費力的方式呢?我認為這隻說到了摹寫工作效能的一個方面。摹寫固然必須像真,在這一點上可能電腦是有優勢。但是,我們觀察分析古文字,於辨明形體結構之外,還每每須體會筆畫的運行走勢,這便祇有通過摹寫才能充分獲得。對於一些殘泐模糊的文字,情形更是如此。至於摹寫本身也是書法性質的藝術實踐,就不必再說了。
 張守中先生二〇一〇年冬為《中山王器文字編》新版撰一後記,講到《張家山漢簡文字編》業已成書:“我願儘快脫稿,早日奉獻學人。古人留下這許多豐厚的文化遺產,經我輩整理、提煉加工再創作,其工作實踐之機會實屬難得。”這是他的心聲,讀之令人感動,不應忘記他已年過七旬了。

李學勤
二〇一二年二月十四日於清華大學 ”
中国・本の情報館~東方書店 東方書店トップページへ
会社案内 - ご注文の方法 - ユーザ規約 - 個人情報について - 著作権について